虛假購物詐騙
虛假購物詐騙是指騙子通過社交軟件、網頁、短信等渠道發布商品廣告信息,通常以優惠打折、海外代購、低價轉讓、0元購物等方式為誘餌,待受害人購物付款后,就將受害人拉黑,受害人也未收到約定的商品、貨物。
案例一:孩子購物領福利,母親錢財被騙盡。
【基本案情】
2022年1月,六枝特區的L某(12歲)通過QQ聊天得知可以在某群里領取福利,只需要將微信余額截圖發送到指定微信群便能領取10倍余額的高額回報,L某就將自己的微信余額截圖(46.6元)發到指定的群里面,對方叫L某添加了一個微信后,該微信就返還了L某100元。然后對方又讓L某下載閑魚APP,稱在閑魚APP上購買商品,即可再獲得剩余的366元和一張明星簽名照。在對方的指使下,L某通過其母親的銀行卡、支付寶花唄等在閑魚APP上先后分十次購買了價值18777元的商品,后對方指使L某點擊確認收貨。點擊后L某一直沒收到貨物,也沒獲得剩余的366元和明星簽名照,待L某再聯系對方時,對方早已將L某拉黑,之前所添加的QQ群、微信群也全部解散了,L某母親發現后,才發覺自己孩子被詐騙了。
【手段分析】
第一步:騙子以發福利的幌子出現在受害人的視野,然后拉你進QQ群或者微信群,告訴做一些簡單的操作便能領取高額福利。
第二步:再讓受害人下載購物APP,告訴受害人點擊購買商品便可以領取額外福利。
第三步:待受害人點擊商品鏈接購買并點擊完成收貨后,再找騙子要承諾的福利時,騙子已經把你拉黑消失不見。
【經驗教訓】
騙子利用L某貪小便宜心理、未成年人容易相信別人的特點,誘使L某一步步進入圈套。
【反詐警醒】
1.網上購買商品時一定要詳細了解商家信息,確定商品真實性,對異常低價的商品提高警惕,切記不要將錢直接轉給對方。
2.寒假來臨,家長請管好自己的手機,請勿將支付密碼告訴孩子,以防孩子上當受騙。
3.網上購買商品請到正規購物網站,未收到貨物前,請不要點擊“確認收貨”。
4.不點擊陌生人發來的鏈接,不在陌生人發來的付款頁面填寫銀行卡信息及手機驗證碼。
|